福寿园 >> 墓园动态 >> 上海福寿园墓地——集团|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上海福寿园墓地——集团|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生逢其时,与之共长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当今我国正处在从经济高温转化为文化高热的崭新时代。在各种经济行为背后应该维系一种怎样的文化行为?它对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有多大?
今天,介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发言中说:本次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大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我们深信只有不断的总结、思考,才能更好的为人民谋幸福。而福寿园国际集团27年来一以贯之的践行文化初心,担当社会责任、历史责任的行为,也正形象地诠释着这个命题。
时间砥砺信念产,岁月见证初心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作为百年上海人文资源独特的汇聚之地,上海福寿园墓地二十余年来将传统陵园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成为教育、教化的场所。
2010年,上海福寿园墓地人文纪念馆升级开馆,它是中国首家在人文纪念领域集收藏、展览、研究、交流教育等功能成为一体的民办博物馆。
纪念馆室内展陈面积达2000平方米,收藏各类名人遗物及文史资料近3000件,通过保藏诸位先贤的生命经纬,为上海这座城市传续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成为了2010世博年标志性的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纪念馆重装开馆的第二年,由上海福寿园墓地人文纪念馆联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等多所学界机构承办的“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启幕,至今已走过10年历程。
从人文纪念与城市精神,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上海解放70周年,再到今年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论坛始终围绕着人与城、事与情这两大焦点,形成与历史与时代的共振。
历届论坛主题都与时代主题相呼应,从而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们能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四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
经色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红色故事需要聆听与传播。福寿园在全国各地陆续建设红色纪念场馆十余处,旗下多家人文纪念公园被评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为充分发挥对青少年、普通市民及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情景党课”“少年志愿宣讲团”“红色人物地图”等创新形式,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前往瞻仰、聆听、学习。从创意、创作到创新、创造,福寿园正把人们对精神传承的渴求,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让历史生动、人物传神、藏品鲜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在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 返回 】